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5年第20期
编号:12784327
毛细支气管炎后支气管哮喘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0期
     1.2 方法

    在患儿入院后对其血清病原-IgM进行测定或进行咽分泌物免疫荧光测定。同时对所有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哮喘家族史、病原检测、病情的严重程度、湿疹史、肥胖情况以及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等因素进行分析与统计,给予患者5年随访,每6个月随访一次。并根据患儿的支气管哮喘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可能引发支

    表1 毛细支气管炎后发生支气管哮喘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自变量因素 回归系数标准误差ORx2P95%信度区间

    春季患病1.210.211.58.620.0021.8~5.4

    重度患病1.180.223.84.730.0231.3~3.3

    家族哮喘史1.440.304.415.270.0011.1~3.2

    湿疹1.800.355.24.660.0311.6~3.1

    3岁以内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1.830.296.07.200.0021.3~3.2

    气管哮喘的因素及这些因素和支气管哮喘发病之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毛细支气管炎后发生支气管哮喘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97 字符